春花野趣
http://web.ilohas.com/video/157
文/天平
“在路邊看到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,通過插花竟然也能呈現出一種崇高的姿態,這如何不使人欣喜呢?”川瀨敏郎先生對花草的這份心意,與這位叫做史可的姑娘恰是相通的。
10歲以前,史可一直生活在鄉下,她記憶里家鄉的模樣非常簡單,花草很多,房子很少,這樣的比例似乎一直跟隨著她,現如今生活在上海也未曾改變。小時候的她,很瘦很小,心卻很大,喜歡一個人在村子和田野里四處溜達,發現有趣的野花野草就帶回家,父親專門給女兒做了一堆的水泥花盆。“有記憶以來,我與植物就很親近,會覺得自己就是一棵植物,這好像沒什么緣由”。
史可在上海有一間自己的設計工作室,去年她在鬧市中找到了一處安靜的小院,親自改成茶室空間,喜歡春天的她把這里叫“洛上三月”。自從有了院子,她便更肆無忌憚地做起“采花大盜”,路邊撿回來的小杜鵑,媽媽院子里的丁香枸杞,今春山里的迎春玉蘭……統統被她邀回院子做朋友,大大小小,她一人打理得不亦樂乎。
“我的花幾乎都是從大自然里來的,她們跟花店里的不一樣,雖然沒那么精致漂亮,但自然環境里生長的姿態,是有生命力的!”史可不喜歡太嬌慣的花,她更喜歡像水仙、蠟梅、海棠這樣有著四季品格的,插花的方式也沒有任何流派,只是跟隨著自己此時的感受,將面前這束花草最自然的神氣呈現出來。
在茶室里會看到許多干花和果子,都是史可特意保存的,她會留著好幾年前水仙開過的花,養過的石榴果實。在她看來,不論植物花開時,還是枯萎消亡時,與她們接觸的每一個點都是重要的。在這其中,體會生命的活力,觀看自然輪回,于是便會懂得尊重順應自然,接受生命的每一個時刻。
史可的電腦里,有許多花的照片,陸陸續續她已經拍了10年。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方式來記錄生活,對于她來說,花的影像便是記憶。任何時候,看到照片中的花,她都會清晰記得那時的情緒與故事。“再忙的時候,我也會停下來,看看桌上的花,院子里的杉樹,或是街上路過的一株小小植物……”